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
今年3月份,希腊总理帕帕季莫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ManuelBarroso)举行了会谈,巴罗佐表示,欧盟将尽其所能帮助希腊恢复增长,首先将向希腊提供尚未使用的200亿欧元结构基金。
由于中国的太阳能设备比印度的设备价格低25%~30%,其亦将对印度本土产业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利用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向全球输出技术和管理,中国光伏企业转移部分制造基地至国外,用工厂换市场,以更贴近市场。
目前,中国尚德、天合光能、英利、晶科和赛维等太阳能设备供应商已着手开拓印度市场对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已立案。一、暴利神话导致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每公斤多晶硅价格在66美元,但2007年12月,其价格已升至每公斤400美元。半年来,在拥有全球60%组件产能的我国光伏行业中,有50家企业倒闭。然而,2011年11月,我国10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8家企业三季度亏损,两家赢利企业的利润也比2010年同期下降七成。
严冬来袭,是否表明我国光伏产业进入衰退期?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是市场之手对过度投资的调节,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目前,我国有多家世界级光伏企业。中电电气(微博)太阳能研究院市场总监陈良惠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还没有看到详细的政策文本,但之前企业已经积极参与了调研
改革将作为催化剂帮助该公司达到转换效率目标,并从在可预见未来内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做出战略转移。FirstSolar宣布将关闭位于法兰克福(奥德)的制造工厂,并将自2012年5月1日起闲置位于马来西亚现有24条生产线中的4条。欧洲政府削减光伏补贴无疑在FirstSolar关闭德国工厂的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该光伏公司还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0%,削减2000名就业岗位。
这也是愈演愈烈的行业整合给美国太阳能光伏业带来的又一大冲击。通过这些措施,FirstSolar预计今年将节约3000万-6000万美元成本,并在未来每年节约1亿-1.2亿美元。
另外,Sunpower还宣布其将采取措施降低制造成本,改善供应链效率。SunPower认为,通过这些举措公司可以在2012年底将降低生产成本降至0.86美元/瓦。光伏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下滑、欧洲光伏市场萎缩以及光伏企业激烈竞争以摆脱亏损状态等多种因素严重削弱了业内最大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FirstSolar的优势。几个月以来,不断下滑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使得来自中国光伏制造商(如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和天合光能)的压力不断增大,因为这些光伏企业的每瓦成本已经大幅下降。
4月17日,FirstSolar关于重组的计划一经公布,该公司股价立刻上涨逾14%。Sunpower选公布了其改革生产线的计划,并将位于马来西亚的Fab3与台湾友达光电建立的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但是,关闭该工厂能够帮助FirstSolar降低每瓦生产成本,这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所在。美国仅剩的两家上市太阳能光伏企业Sunpower和FirstSolar相继宣布关闭海外工厂,缩减产量,以维持成本优势。
依赖欧洲政府补贴政策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瓦解,即使像FirstSolar这样全球最大的薄膜组建制造商也备受伤害4月17日,FirstSolar关于重组的计划一经公布,该公司股价立刻上涨逾14%。
美国仅剩的两家上市太阳能光伏企业Sunpower和FirstSolar相继宣布关闭海外工厂,缩减产量,以维持成本优势。SunPower认为,通过这些举措公司可以在2012年底将降低生产成本降至0.86美元/瓦。
另外,Sunpower还宣布其将采取措施降低制造成本,改善供应链效率。此外,该光伏公司还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0%,削减2000名就业岗位。几个月以来,不断下滑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使得来自中国光伏制造商(如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和天合光能)的压力不断增大,因为这些光伏企业的每瓦成本已经大幅下降。Sunpower选公布了其改革生产线的计划,并将位于马来西亚的Fab3与台湾友达光电建立的合资企业共同运营。通过这些措施,FirstSolar预计今年将节约3000万-6000万美元成本,并在未来每年节约1亿-1.2亿美元。光伏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下滑、欧洲光伏市场萎缩以及光伏企业激烈竞争以摆脱亏损状态等多种因素严重削弱了业内最大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FirstSolar的优势。
这也是愈演愈烈的行业整合给美国太阳能光伏业带来的又一大冲击。FirstSolar宣布将关闭位于法兰克福(奥德)的制造工厂,并将自2012年5月1日起闲置位于马来西亚现有24条生产线中的4条。
但是,关闭该工厂能够帮助FirstSolar降低每瓦生产成本,这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所在。改革将作为催化剂帮助该公司达到转换效率目标,并从在可预见未来内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做出战略转移。
欧洲政府削减光伏补贴无疑在FirstSolar关闭德国工厂的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依赖欧洲政府补贴政策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瓦解,即使像FirstSolar这样全球最大的薄膜组建制造商也备受伤害
尽管欧洲光伏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与美国双反调查,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仍对2012年终端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尤其对美国及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量增长十分乐观。2011年总产量达3,386吨,足够满足 564MW硅片的生产。2011年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达1,511MW。由于对今年前景的不确定性,该公司认为,2012年组件年出货量达2,100-2,500MW,年增长率为020%。
2011年中国一级光伏组件制造商总出货量达9.13GW,而2010年出货总量为6.2GW,涨幅达47%。2011年四季度保利协鑫多晶硅产量达10,989吨。
目前,尚德尚未制定扩张产能的计划,目前总产能达2,400MW。昱辉阳光计划2012年将产能提升至10,000吨。
两家公司预计出货量年增长率将达18%。2011年四季度昱辉阳光多晶硅产量为1,089吨。
2012年该公司计划维持现有产能水平。2011年尚德电力光伏组件出货量达2,087MW。LDK则继续专注于光伏组件业务的扩张,并将2012年组件出货量增长率目标定为117%,即达到1,400MW。该公司预计产能将由2,050MW增至2,300MW。
2011年英利光伏组件出货量达1,679MW。该公司确信,2012年组件出货量将介于2,400-2,500MW之间,年增长率为43-49%。
中国一级光伏组件制造商四季度出货量排名较上一季度发生巨大变动。目前,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为65,000吨。
Digitimes Research近日发现,中国一级光伏企业英利、尚德、韩华与晶科的组件出货量均呈小幅下跌态势,然而,由于美国及亚洲市场需求量的强劲,阿特斯与天合光能的组件出货量仍保持增长态势。该公司预计2012年出货量将达2,000-2,100MW,增幅为32-39%,产能将从一季度的1,900MW扩增至2,100MW。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